- 发布人:qzxx
- 时间:2023-04-28
- 点击:592
- 来源: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深化劳动教育进程,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强化“五育并举”,培养具有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新时代好少年,树立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素养。4月26日下午,我校组织听障部中小学生与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学生到实践基地——泉州市鲜花港体验农耕实践劳动,开展普特融合劳动教育活动。
学生们在教官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平整土地、开沟打垄、挖窝……,看,孩子们拿起锄头挥汗如雨做得有模有样,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尽情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为了让同学们充分的认识水稻,基地专家为同学们从水稻的起源、水稻的生态类型、水稻的形态结构、水稻的器官建成以及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等方面带领同学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种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之一,对种植的关注就是对生活的教育价值的认可,在种植中学习也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对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而言,插秧属实是一件新鲜事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小稻农”们亲身体验了汗滴禾下土的感觉。在基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欢声笑语在秧池田里翻土插青秧!脚底、手心全都沾满了泥巴,回归大地,感受土地的力量,同学们兴奋极了!挽起裤腿,手把秧苗,低首弓背,一簇一簇地插着稻秧,田间满满的欢声笑语……一行行、齐刷刷、娇嫩嫩的绿色禾苗,呼吸着饱满酣畅的生命气息,孩子们默默许下心愿,期盼大自然能为他们的辛勤劳作给予美好的回报。
![]() | ![]() |
在亲身参与中学习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同学们在出力流汗时,真正感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懂得珍惜粮食。同学们亲身感悟生命的成长,亲近自然,尊重自然,心存感激之心。带着热情投入种植情境和种植过程,带着爱心去关注自己的成果,不仅获得了种植方面的经验和能力,种植过程也培养了自己的劳动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成为一个脚下沾着泥土,心中装着梦想的新时代好少年。
![]() | ![]() |
参与劳动体验的我校学生刘月玲说:“这次农耕体验活动让我学会了翻地、喷洒农药、插秧等,受益匪浅。”
![]() | ![]() |
劳动是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学校立足校本特色,积极探索构建普特融合劳动教育新模式,也是我校创新劳动教育的新路径,以融合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会劳动”,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劳动”,以文化浸润学生“懂劳动”,本次融合劳动实践课程活动,培养普特学生的合作能力,并引导他们从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学生们树立起了“我劳动,我光荣;我劳动,我快乐”的理念,达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的效果,在生活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今后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活动中,让每位学生在劳动中淬炼,在实践中成长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