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11-06
- 点击:6097
- 来源:[db:来源]
好的教师能象磁铁那样吸引学生,能象启明星那样照亮学生。这样令人羡慕、令人向往的巨大魅力从何而来呢?答案可以有几种、十几种,诸如:学识要渊博,方法要巧妙,坚持正面教育,说理深入浅出,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知面又知心……。这些都可能产生魅力,但仅仅是“可能”而不是”一定”。只有上述这些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教师的魅力。这个基础是什么呢?
意大利作家菲尔南坦·玛巧基的儿童短篇小说《晚安,教员先生》(选自《外国儿童短篇小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就十分生动,形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十个八岁的童工,每天晚上都到一位穷教员家中去学习,学费不过是孩子们拿得出的稞麦饼之类的粗食品或几百里拉而已。这位教师是尽心尽职的,赢得了孩子们和家长的热爱与尊重。然而,倒霉的事也正是从这热爱与尊重里引发出来的,他的学生热情邀请他到酒吧间去看电视里的喜剧节目。在酒吧问,他不允许流氓欺侮自己的学生,遭到流氓一通毒打。解决纠纷的警察却一眼看穿了这个衣着破烂的人——“您也算是个教员?”于是他被迫拿出证件,原来,他只是个干粗活的工人!
他向自己的学生承认说了假话:他压根没在学校里教过书,他只是个靠自学成功的人。骗局彻底揭穿,信誉完全扫地!第二天,当他晚上八点钟回到漆黑的陋室时,打开灯,天哪,孩子们早巳坐在长板凳上等侯他了!他们齐声叫道:“晚安,教员先生!”每次读到这个结尾,都象第一次读时那样,不知是一种什么力量震慑了我,使我的眼睛久久凝视在“晚安,教员先生”这几个字上面,仿佛这不是一句最普通的问候,而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它帮我打开了心灵的宏大宝洞,让我窥探出教师产生魅力的奥秘——真诚,即使包着假话的外衣。
他教的穷孩子几个月之后就能看书、写字了,他的学生名列全城第七、第八名,这标志着他在真诚地教书。看到学生的进步,他感到“人生的乐趣,无穷的乐趣”,这标志着他具有真诚的职业自豪感。他能忍无御寒衣之苦,伹他不能忍耐没有学生的孤独夜晚,所以,他应邀去酒吧间和孩子们一起看电视。面对三个流氓,他奋不顾身地保护自己的学生。他被警察揭穿真面目,受到侮辱,更痛苦的不是这些,而是因为自己欺骗了孩子们。他含泪判完最后一次作业,他不敢回到没有学生来上课的陋室……这些都标志着他真诚地热爱学生,学生们已经成为他生命的组成部分。
或许有人会说,他教书是为了谋生。既然为了谋生,真诚从何谈起?
是的,作者毫不隐讳勃鲁诺·琪·勃鲁诺收下了小童工们的微薄报酬;也毫不隐讳,他盼望着有多一些收入,买上一件漂亮的外套。但这丝毫没有损害他的真诚。因为教师也是人,同样需要温饱,以至享受。更何况,正因为他没有漂亮的外套(而不是没有教师应具有的德、才、学、识),才横遭白眼,甚至挨打受伤,还要忍受侮辱……总不能因为孔夫子收下了学生给的腊肉,齐白石卖画求生,鲁迅靠稿费维持生计,就说他们不是伟大的人物吧?反之,这些伟大人物常常在奋进于事业的同时,还要为生存挣扎,才更显其伟大!勃鲁诺·琪·勃鲁诺当然算不上伟人,但他能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同时,献给孩子们以真诚,才更显得这真诚的难能可贵!
这篇小说内涵可以说明真诚是教师的起码品格,也是教师魅力产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