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11-07
- 点击:4621
- 来源:[db:来源]
读《教学风格的认识和追求》有感
读了《教学风格的认识和追求》后,本人收获甚多。风格是教学的境界,是教师成功和成熟的标志。要想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教之初,我们应树立教学的远景,努力追求并形成所欣赏,适宜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这条路上不断地开始创新。
我们首先应舍花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因为风格离不开思想。一个青年教师,他首先要熟悉所教学科,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然后才能适应教学工作,进而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并不断成熟,最后才能形成适宜自身的教学风格。在追求教学风格的路上,站得高,方能看得远。在追求教学风格的路上,敏锐的思想总能让我们走出误区。同时教师思想的深刻程度影响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发展。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笔者认为青年教师应该多读一些哲学著作、文学名著,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这有利于展现“教学风格的审美风貌”。
其次,我们要形成自己正确而坚定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坚持语文教学的“三个基于三个超越”的主持,引领学生在丰富的资源中学习语文、发展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教学主张。我们应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引,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吸取精华,为自己教学主张的形成做好铺垫,这在教学初期是十分必要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让我们不致于偏离方向。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思考、创新、坚定的追求,一定会让我们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完善发展。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获得了灵魂,也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再者,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反思、研究。教学实践是教学风格的物化,风格体现在实践中。实践中我们先要分析自己属于何种类型,欣赏什么样的风格,适宜什么样的风格,幽默的、睿智的、朴实的、激情的、诗意的等等。这对风格的形成起着 “基础性作用”。实践中,最主要的是我们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长处,加以概括和提炼,不断强化,并不断成型。这是一个曲折的,回环往复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课题研究能力,从小处着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边教边研,不断总结,研究的成果反过来指导运用于实践,循环往复,逐步提升。这样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在实践的探索中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追求教学风格的路途中,我们同样离不开专业引领和伙伴的帮助。当我们形成教学风格之后,又会探讨风格所能运用的广度,被大众接受的程度,人,一个教师,就这样发展下去。